第十四章 人无完人-《梦里乡行》
第(3/3)页
“我不要,我这里还有,您留着用。”宁义摆手道。宁义知道这虽然只是一块钱,但来之不易。宁昌松他们原来上过战场,每月有三块钱补贴,可到后来不知怎么地没有了,停了好几年,当阳几个志愿军老兵就相约去政府上访,搞了一段时间,区民政所每月又给他们发放六元。
“拿去!这是爷爷的一点小心意。”宁昌松显得有些生气,硬塞过来。
宁义只好接下,道:“爷爷,您等我下课一起吃饭再走。”
宁昌松摆手道:“不了,我还赶时间回去。你要好好读书。”说完就走下楼梯,他那日渐消瘦的身形隐没于宁义的目光里。
“慢走,爷爷。”宁义道。
“嗯。”宁昌松的声音从教室楼脚远远传上来。
宁义手上捏着一块钱,感到沉甸甸的,它饱含堂公对自己的满腔期望。
两个月后的一天,宁仁勤从区粮管所买得二十斤大米背到学校交给宁义,道:“今年闯鬼了,样样都涨价!大米也涨了,本来八角钱一斤,现在涨到一块一了。”
春耕春种前,宁仁勤收拾谷仓杂物,看到剩下的稻谷比往年少得多,不禁担忧夏秋之际青黄不接,故宁义吃的大米尽量掏钱买了。娃娃们渐渐长大,饭量不断加大,然而没有谁能帮上田土的活路,两个人干五个人的田土,很多地方做不到位,粮食产量就无法提高,特别是宁义这一两年一个人吃白米饭,家里用来掺杂粮的大米就变少了。他感到当家人的担子越来越沉重。
“爸爸,那我还是回家抬米算了。”宁义道。
“你先把这二十斤米吃完了再说。”宁仁勤道,他从身上拿出五块钱递给宁义,又说:“你先拿这钱去用,没有了回家再想办法。今年形势有点不对头,每袋碳酸铵就比去年提价四块钱,我也不知怎么安排秧田了。”
宁义道:“好吧,爸爸,你也不要太着急,估计过了不久我们的生活补贴也要发了。”顿了一下,又道:“学校食堂这段时间也放出风声,伙食费要涨价了,正餐票四角钱一张,副餐票两角一张。”
“唉,到哪里看哪里,你安心学习,不要想太多。我要回去了。”
“马上到中午了,我打饭给你吃再走。”
“不吃,留着给你吃,我走路回家就只要两个多小时,回家吃去。”说完走了。
宁义站在寝室门口,看着爸爸走向校外,他当年那挺拔的腰背有些拱驼了,心里不免一阵酸楚。
端午节过后,农忙结束。盛夏风雨飘过,稻茬更换绿叶。天若放晴,碧空万里,高山流水,天地悠悠。这日,宁仁勤叫上张子成、吴元锐和宁仁金三人过来帮忙打土墙搭建烘烤烟棚。他们挖整地基后,又架起木板镶成长盒子以备打墙。宁仁勤和张子成用簸箕撮装黄泥倒入木盒内,宁仁金和吴元锐抡起木锤夯实。气温较高,大家干力气活,人尚未劳累却热汗涔涔,身上背心几乎湿透了。
“烤烟倒是能够找到一些钱,但搭烘烤棚也太麻烦了。”张子成笑对宁仁勤道。
“我不怕麻烦,就怕找不到钱。”宁仁勤道。
张子成道:“这就看烤烟的质量了,我听说烟草站按等级收购,一级每斤十块钱,二级六块五,三级两块五。如果你种的烟叶长得不好,烘烤质量不过关,全都按三级来卖,那就找不到钱。一级烟一般评不上,必须和烟草收购站搞好关系,否则就别指望要这个价。但是能有几人搞上这个关系呢?去年我们寨上有些人找到钱,有些人家也就保本。”
“保本?那还不是白干活路了?”吴元锐插了一句。
“就是,这是一门技术活,下肥要讲究,还得掐尖,要想挣钱还得跟人家学。”张子成道。
“学就学,有什么稀奇?”宁仁金冒出一句。
张子成笑道:“学是可以学,但我认为不划算。”
“这话怎么讲?”宁仁勤问道。
张子成答道:“你看嘛,我们这里地势高不高低不低的,不太适合种植烤烟。”
宁仁勤又问道:“那适合种什么?”
张子成道:“种植生姜强多了。”
“生姜?”
“嗯,生姜产量比烤烟高,价格在这两年也不低,去年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三块五一斤。我在去年种了大概三分地,得了一千多块钱。我们寨上有些家种得多的,卖得几千块。”张子成道。
“你怎么不早跟我说?”宁仁勤不满道。
张子成道:“早跟你说也没用,没有姜种,年底给你留,明年再种吧。”
宁仁金跟着道:“子成哥,你也给我留一点。”
“给你留可以。不过听说马开邦这两年发财了,他和你是近亲,怎么不让他带上你?”张子成道。
“开邦哥倒是答应带我,可是我老者思想太保守,反对得很,去不成。”宁仁金道。
“老头子怎么是那样的人?这年头有钱有米男子汉,无钱无米汉子难。只要有钱,还管那么多干嘛?”张子成道。
宁仁金附和道:“说的是,像我们队的队长马开宗,跟开邦哥跑了两趟后,自己倒成师傅了,他现在各带人出门了。”
宁仁勤骂道:“你两个说得!我们是吃那口饭的人吗?”
张子成叹气道:“是呀,说归说,我们的良心过不去。”
“我们这些良心过不去的,活该受穷!”吴元锐瓮声瓮气道。
话音未落,只见吴阿仰小跑过来,对宁仁勤着急道:“宁义他爸,老全爷喊你过去,阿杏姑姑昨晚被人拐走了!”
“什么?”宁仁勤吃惊道,对其他人道:“你们先干,我去看到底怎么回事。”说完就和吴阿仰一起走了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