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暗度蓝山-《宰执北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彭玉夜道:“那是,当时我就在城头看着,作为军人能看到那样的军阵作战,足慰平生,那应该就是作战的巅峰。”

    老廖摇头道:“你没明白我要说什么。决战广州仅仅是个结果,但形成这样一只部队的始因,才是重点。你根本不知道这只部队从组建到逐步成长,经历的是什么,是在什么样的理念下形成的战场认知,和战争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理念,认知,技术,这些才是关键。否则就广州之战本身而言,我倒不认为相公打的会比当年的狄青更好。”

    这是老廖的总结。

    彭玉夜眼睛一亮道:“您的意思是,狄帅的突击打的能比赵相公还漂亮?”

    老廖道:“能的,客观说,局部战术的发挥,极限战的驾驭,当世无人能出其右,但狄青局限性大,导致他所能驾驭的部队有限,他用兵绝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越多问题越大,这也就局限到达一定级别的战役,狄帅就不能单独驾驭。但赵相公以稳健为主,战法更偏向王道法则,守正攻奇间的转换有独到心得。且赵相公能掌人心,于是他没有局限,他用兵越多越好,他驾驭战役,也是越大越没压力。于是我觉得魏知州是客观的,赵相公打侬智高或许会如履薄冰,但将来打西夏辽国会如鱼得水,你真别不信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八月二十一日,中秋已过,天气开始转冷了。

    赵平安无精打采的样子,坐在颠簸的马车里,看着窗外的景物出神。

    那能想到事物是如此多变?

    上次醒着的时候,是领着统治性大捷的战队进广州城,接受民众的拥戴。

    但一战定广州之后,连续几月的劳累,加之在大雨中行军被蛇而咬伤的旧疾发作,导致赵平安一病不起。

    现在醒来的时候早已经出了两广地界,听老廖说,还有三日就能到达汴京。

    自打赵平安一病不起,再也无缘后面的广东战役。

    不久后接到了圣旨,是真正的圣旨,有皇帝赵祯和宰相庞籍同时签署:解除赵平安广南行营副使之任用,立即进京入太医院养病。

    这透着对赵平安满满的关心。老廖也说,不是说不让赵平安发挥了,而是两广已经稳定下来,舍不得再“用”赵平安。

    圣旨仅仅只是标准的公文表述,但庞籍的家臣、上次见过的那个庞九也来了,让赵平安不要多想。

    此番皇帝下旨:因两广战争而耽误的举人“免解进省”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免去解试,直接进京参与礼部考试。那么这个标准,赵平安自然也就“达标”之列,还是最标准的达标。

    总归是大宋啊。

    这样的安排有皇帝心疼的意思,但没猜错的话,最根本的在于庞籍的政治部署。

    很明显赵平安是庞籍力排众议保举的,是庞籍的门生。

    在大宋来说军功也不是很重要,就算重要,赵平安力挽狂澜定鼎广州,可以说是一战封神了。

    于是庞九说了,剩下的军功对赵平安已经不重要,甚至是反作用。

    在两广已不会输的当下,让赵平安进京养病,另外安排赵平安在“住院期间”顺便进太学补习,最后统一去参与大考。

    庞籍说至少要有同进士出身才是正理,这比让赵平安再去打那些谁打都会赢的小战役要有意义。

    的确是的,至少在大宋是的。

    “相公在担心吗?”旁边的老廖问。

    赵平安微微摇头道:“我有什么好担心的,作为一个功成身退的书生,能被皇帝关心,进而点名去太医院疗养。还被当朝宰相承诺:只要参考,即使交白卷也会有同进士出身。拿着官员的工资去太学深造,有空时吟诗作对,享受大宋京城之柔美繁华。这好得很。”

    老廖神色古怪起来:“相公在说反话吧,被解除了兵权喊回去,怎么看都是对帅臣的不敬。”

    赵平安笑道:“想多了,没那么夸张,战是打不完的,我也累了。起初是没我不行,现在是只需彭玉夜级别的将领,怎么打都会赢。说起来我真的不喜欢打仗,去京城念念书,空闲时候街市上看看姑娘们,考考状元,这有什么不好吗。”

    “相公觉得好,那就好。不过状元可不一般呐。”老廖道。

    赵平安神色古怪了起来:“此番我必然状元及第,要打赌吗?”

    “坚决不赌。”老廖摇头拒绝了。

    赵平安又看着窗外的阳光,喃喃自语道:“京城是个大染缸,却也是新的人生,新的开始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(全书完)

    对大家说声抱歉,这本书看的人实在太少,距离预期太远,写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再次抱歉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